1980年中国共产党党史
作者: 时间:2021/07/05来源:党政办公室
1980年
1月7日-25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修改和充实了即将提交党中央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案)和《关于刘少奇、瞿秋白同志的复查平反报告》等文件;确定了本年纪律检查工作的任务。建议将各省、市、自治区和以下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关系改为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同级党委领导为主。有关报告和建议随后获中共中央批准。
1月1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谭震林同志平反的通知》。
1月16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指出80年代我们要做的三件大事:第一,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二,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前提是:第一,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第二,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第四,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
2月5日-12日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通过了《关于县级直接选举工作问题的决定》。当年上半年,全国除北京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单位进行了县级直接选举试点。6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全国县级选举试点工作基本结束。下半年各地将普遍进行县级直接选举。这次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同年12月,国务院设立学位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学位授予工作。
2月23日-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选举胡耀邦为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作了题为《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的讲话,着重强调了关于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全会还通过了《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
2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
3月12日 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作题为《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讲话,指出:现在军队要“消肿”,主要是要解决军队机构重叠、臃肿,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级指挥不灵等问题。我们的军队体制有很多问题,不改革不行,体制和制度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军官服役、退役制度。
3月14日、15日 中央书记处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讨论西藏建设的方针、任务和若干政策问题。4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藏自治区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加强各族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中央还提出了指导西藏工作的八条方针。
3月19日 邓小平看过根据中央决定成立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提交的提纲后,对决议稿的起草问题提出了三条指导思想: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公正的评价。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3月27日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赵紫阳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担任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胡耀邦负责中央书记处全盘工作。
4月14日 由总书记贝林格率领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代表团访问我国。胡耀邦总书记同贝林格举行会谈,中意两党恢复关系。
5月16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5月17日 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5月31日 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谈农村政策问题指出,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除表现在集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方面外,还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就是说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就不要去硬搞。
5月下旬 在中共四川省委的支持下,中共广汉县委在向阳公社进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试点,撤销向阳人民公社,恢复建立向阳乡党委、向阳乡人民政府。
6月11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的请示报告》。
7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中央决定从现在起,除非中央有专门决定,一律不得新建个人的纪念堂等建筑;公共场所毛主席像、语录要逐步减少;一般高级干部丧事应力求简化和节约。
8月18日-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18日,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讲话分五部分:一、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变动,将是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关于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中央做这样的考虑,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二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三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四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让比较年轻的同志走上第一线,老同志当好他们的参谋,支持他们的工作,这是保持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战略措施。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三、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四、这些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同时,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五、中央经多次酝酿,现在正考虑逐步进行如下重大改革: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了邓小平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8月21日、23日 邓小平两次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谈到对毛泽东的评价时,邓小平说: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但不是他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毛主席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他后期的错误。当谈到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时,邓小平说: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8月30日-9月10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婚姻法》、《个人所得税法》等;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即取消“四大”的决议,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大会接受了陈永贵要求解除他副总理职务的请求。这次大会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0月12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组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讨论的通知。并随通知发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0年10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要求15日以前发到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办公厅组织的这次讨论开始时预定参加的人数是四千人,实际参加的人数比原定的要多。这次大讨论从10月中旬先后开始,持续了一个多月,到11月下旬结束。
11月10日-12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了九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批准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中央政治局最后通过三项决议:(一)向将要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二)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三)在六中全会前,暂由胡耀邦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都不用正式名义。会议还决定,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讨论稿)》,参照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行改写,最后提请六中全会讨论通过。
11月14日-29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胡耀邦在会上传达了陈云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的重要意见,并就搞好党风问题作了讲话。
11月20日-1981年1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十名主犯。判处江青、张春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王洪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其他七名罪犯有期徒刑,姚文元二十年、陈伯达十八年、黄永胜十八年、吴法宪十七年、李作鹏十八年、邱会作十六年、江腾蛟十八年,均剥夺政治权利五年。这次审判表达了人民的意志,伸张了正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12月16日-25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陈云在会上作了题为《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讲话。陈云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改革,但步子要稳;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目前的调整意味着某些方面的后退,而且要退够,不要害怕这个清醒的健康的调整。陈云还强调,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仍然是我们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针。
12月27日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周恩来选集》上卷(收入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著作)在全国发行。下卷(收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著作)于1984年11月出版。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517.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5%,第二产业增长13.6%,第三产业增长5.9%。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45.90亿元,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58.89亿元。全国财政收入1159.93亿元,比上年增加1.2%;财政支出1228.83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40.0亿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6.0%。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570.0亿元,其中出口271.2亿元,进口298.8亿元,入超27.6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77.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1.33元。